各学院,机关各部、处(室),各直属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关于全面加强一流本科建设的实施意见》经2019年4月22日第七届第192次党委常委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天津师范大学
2019年4月22日
(此件主动公开)
天津师范大学关于全面加强一流
本科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我校办学水平,推动国内一流的教师教育特色综合性大学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一流本科建设目标,特制定本意见。
一、一流本科建设的战略意义和总体思路
(一)战略意义
1.担当新时代使命。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核心地位、教育教学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前沿地位更加突出。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学管理与服务水平,统筹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协同发展,担当“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育人责任,是新时代高校的使命。
2.实现兴校强校目标。依据学校第七次党代会制定的两步走战略部署,即到2020年(“十三五”末),学校特色充分彰显,质量全面提升,人才优化聚集,改革创新成效显著,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到2025年(“十四五”末)建成国内一流的教师教育特色综合性大学,实现师大人兴校强校、争创一流的梦想,本科作为办学之基、育人之本,实施“一流建设”,最终实现“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师资、一流人才”目标。
(二)总体思路
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承继学校办学传统与文化积淀,坚持以一流的教学质量立校、立教,将今后一流本科建设的思路确定为:
在党委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强化“五育并举”,丰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体系;坚持“以本为本”,遵循“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坚守教师教育特色,构建“重师范、强文理、兴工科、精艺体”的专业综合发展格局;以提升专业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为核心,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健全管理体制机制为重点,协同实现思想政治立场坚定、社会道德高尚、师大特质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一流人才培养目标,持续彰显我校本科育人工作亮点和特色,在同类高校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一流本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治校。坚持依法办学,遵守学校章程,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以教学工作委员会为核心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其在本科教学建设与发展事务中的作用。发挥教代会、学生会等参与民主管理监督的制度程序,保障师生员工依法依规参与学校本科教学事务管理与监督。做好教学信息公开,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育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三)以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中心,既注重“教得好”,更注重“学得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激励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师德为重。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重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五)管理创新。教学管理与服务水平是本科一流建设的基本保障,将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创新作为突破口,健全全方位育人机制,保障本科育人质量不断提升。
(六)分类施策。根据不同类型的专业特点和发展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定向发力,优化校内外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资源的共建共享,合力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一流专业。
三、一流本科建设的重点任务
以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队伍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校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以及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为出发点,完成以下任务。
(一)强化思想引领,明确方向定位,科学做好一流本科建设顶层设计
1.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强化办学方向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学校定位,紧扣国家发展需求,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发挥办学特色与优势,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及以“学科专业教育+教师教育”为主体的教师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学科专业教育高水平、教师专业化培养高质量的“四有”好老师的人才目标定位下,谋篇布局、整体谋划、系统设计,支持各学院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特色,涵蕴本科教育系列成果。
2.整合专业学科力量,持续推进专业内涵发展。面向产业转型,结合社会发展新需求、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趋势、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积极推进专业动态调整,培育发展新专业,打造传统专业的升级版,确保专业分类发展量稳质高。一方面,在以一流学科建设为主旨的研究型学院中,加大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另一方面,在以地方特色学科建设为主旨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
3.融合通专教育,促进全面发展和专业素养同实现。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将通识教育和分类培养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遵循衔接性、共通性原则,优化学时学分,提高课业挑战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特色,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获取学分;将创新精神培育与实践能力提升融入育人始终。
4.尊重成才规律,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深入探索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落实以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系统梳理和调整课程体系,适度增大课程修读计划的弹性、灵活性和选择性,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设条件;以课程和培养环节的学习成效为基础,健全以学生为本、以成效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5.注重教育引领,多措并举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精准思政、提升质量为目标,以一体化格局为保障,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厚植爱国情怀,奏响奋斗强音;筑牢教育阵地,建好“红色课堂”,实现线上线下广泛覆盖,引领广大学生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者和圆梦人;强化文化育人,浓厚校园文化,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中心建设。实施好“一校一品”“一院一品”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建设项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凝练与改革攻坚。
6.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积极集聚优质教育资源。按照国家急需、国内一流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原则,瞄准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发挥协同力量,通过政策和项目支持,大力推进开放办学,形成校内外资源协同、集成、高效的教育创新局面。
(二)坚持制度先行,提升师资水平,保障一流本科建设
7.健全校院两级教学指导体系,发挥专业指导力量。完善教学工作委员会制度,在加强校院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职能发挥的同时,建立健全由校内外专家、校友、行业代表等组成的教学智库,发挥教学指导、政策研究和咨询服务等作用。
8.推进教学核心管理机构及队伍建设,保障本科教学质量。建立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中心、教学研究中心、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中心等,加强本科教学管理的系统化、精细化、常态化建设;通过建立激励与培训制度,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的健康持续发展,力争到2025年,建成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管理技能,积极投身教学管理、服务水平一流的教学管理队伍。
9.完善教师聘用制度,确保本科人才培养工作落实。加强师德教风建设,严把教师选聘入口关,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适当加大聘用具有其他学校学习工作和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力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加大教学业绩奖励,确保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突出对个人和单位教育教学业绩和师德考核。鼓励知名教授开设新生研讨课,实现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全覆盖。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
10.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广泛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营造浓厚的教书育人文化。不断完善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坚持重点核心课程集体备课制,深化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研究;结对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实行新教师、新开课、开新课试讲准入制度;探索具有学院专业特色的教学能力评价办法;建立完善相关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加快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支持教师以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入股、自主创业等形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确保教师将学科和行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育人工作相结合。
11.健全教学荣誉体系,积极发挥优秀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完善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评选及奖励制度,重点表彰在教学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树典型、立标杆、带整体,开展“教学系列奖项”评选活动,其结果可作为教师聘用和奖励的重要佐证。加大对获得教学奖项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使广大教师热爱教育、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追求卓越。
12.设置流动岗位,发挥校外师资及校友作用。使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来校兼职参与教学工作。有序推动校内外教师双向交流,并有效将国内外优秀师资力量嫁接至我校本科建设工作中。完善职业发展支持体系,强化校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3.发挥激励导向作用,提升教学投入效能。健全教学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机制,积极发挥预算任务申报制,资金使用的杠杆和导向作用;优化经费支出结构,支持教师成长,资助学生项目,完善富有学业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奖助学金制度;探索建立经费使用的定期评估制度,通过增加经费使用透明度,控制和降低中间管理流程,努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14.建设辅导员特色工作室,提升学工队伍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完善辅导员培训培养体系,树高线、担责任、守底线,切实将育人作为学工队伍的责任担当,积极主动地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修订辅导员班主任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明确标准,压实责任,量化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一生一档一策”机制,一体化做细、做常特殊群体学生教育帮扶工作。
(三)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一流本科育人目标
15.深化“四个一”“两个一批”建设,实现思政教育贯穿本科教学全课程、全过程。加快以思想政治必修课为核心,思想政治选修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为支柱的“一核三环”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一系列思想政治必修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专项项目”“‘一院一品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思想政治选修品牌课”“‘一院一精品’综合素养课”“‘一专业一特色’专业育人课”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着力打造一批“特色示范课堂”,升级改造一批慕课,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
16.对准专业类“国标”,促进专业高水平发展。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学校办学基础、优势和资源条件等,确定特色鲜明的专业类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以“全面振兴本科教育”为契机,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
17.优化本科生培养方案,促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自主发展相适应。积极探索实施本科生大类培养机制,充分发挥通识教育委员会功能,通过加强通识教育、夯实学科基础、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支持创新创业实践等举措,统筹协调通识教育的目标、方案和考核评价,做好全校共享类课程资源的研究、建设、规划、协同和组织。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组织教学环节,优化学生必修课程门数,充实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为培养多样化人才提供充分空间。
18.坚守教材阵地,加强新形势下教材管理与建设。严把教材政治关、学术关,完善建设与管理制度,严格选用、激励建设、实时监控、有效评估,实现马工程重点教材全覆盖,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效融入课堂,使教材成为引领师生正确观念、保持正确立场、找准正确站位的有力武器。
19.办好实验班,发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引领作用。坚持问题导向,鼓励学院“因院制宜”,补齐资源短板,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通过积极搭建学生跨区域交流学习平台及跨学科交流学习平台等方式,建设10个左右拔尖人才实验班。
20.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依托行业企业、产业园区、创新创业基地等校内外实践基地,重点建设和评选出百个优秀实践教学和创业实习基地。巩固和建设20个左右国家级、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结合“知行计划”的实施,将课内外实践育人体系做大做强。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劳动创造人、创造财富、创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养成尊重劳动的情感,具有勤劳、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21.提高课程质量,突出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落实“金课”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原则,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改革,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推进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运用网络教育和信息技术手段,掌握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出发点,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重在学习过程和能力评价,破除“高分低能”的积弊。
22.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方位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牢牢抓住教学质量生命线,加强和完善由组织体系、标准体系、监控体系、评估体系和反馈体系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质量保障队伍建设,实现全校统筹联动;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使其涵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环节、管理制度等各方面;夯实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其辐射教学全员、全程、全方位;有效开展教学评估,采取课程评估、专业评估、专业认证、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做到学校评估和学院评估相结合,定期评估与随机评估相结合,全面评估与专项评估相结合;高度重视质量反馈,为各层面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及时调控并持续改进。
四、上下贯通横向联合,做好一流本科建设的组织实施
23.加强党委对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导,取得改革实效。一流本科建设是建校以来,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学校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的关键。一流本科建设由党委统一领导,研究解决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协调教育教学改革同其他各项改革的关系,协调本科生、研究生的改革政策衔接。各职能部门和学院要根据本意见制定具体计划并组织实施。部门及学院一流本科建设工作均由基层党委行政负责,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
24.顶层设计和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相结合,保证改革有序推进。一流本科建设工作拟用2年左右时间完成相关配套改革,确保全部任务到2025年基本完成。对于有条件的院系,可在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先行先试,在实践中取得经验后加以推广。
25.加快建立共享机制,提高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水平。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教师跨院系开课、学生跨院系选课,将开课数量和质量列入院系年度考核内容。推进教学基地、教学实验室、创新创业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拓展京津冀高校之间以及与社会资源更广泛的合作网络,推进教师互聘、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工作,切实推进区域内高校之间的开放合作、优势互补。
26.推进教育学部机制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教育特色影响力。通过不断完善机制体制建设,持续巩固和加强教育学部力量,以建好国内一流的教育学科为目标,以优质的学科建设资源和成果为基础教育服务、引领基础教育发展。深入研究现代技术背景下教师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基础教育课程、综合评价制度等教育教学前沿课题。积极培育5名左右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学科教学论名家,提升我校对天津及周边省区基础教育的引领作用。实施师范教育振兴计划,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将教师教育特色有效辐射全校本科生。高质量完成天津市“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教育部“卓越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推进所有师范专业逐步通过国家师范专业三级认证。通过建设教师教育文化走廊、增加教师教育类竞赛覆盖面等校园文化活动,渗透和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27.以“学”为中心,健全校院两级“三业指导”体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建立校院两级“学业、创业、就业”三业指导工作机制。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为重点,在师资培训、教研活动、优化教学等方面推进就业指导工作内涵建设;实施学生就业热情提升计划,进一步拓展就业市场,积极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8.以建设“阳光心灵”心理育人体系为核心,强化心理育人实效。深化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和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构建以通识必修课为基础、个性化选修课及系列团体辅导与拓展训练为补充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校院两级心理协会、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培养,打造心理健康宣传月育人品牌,构建实践活动体系;依托心理学科和“校医共建”平台优势,拓展协作协同领域,建立危机转介绿色通道,完善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体系,为学生健康成长发挥重要保障作用。
29.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生学习与成长环境。大力传承弘扬师大精神,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坚持以文育人、培根铸魂,推动“请进来、走出去”,依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邀请专家学者、表演艺术家等作客“继之讲堂”开展高端文化讲座,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校园文化底蕴,依托文艺志愿服务基地,探索与中小学共建文化传承和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坚持弘扬正气、打造精品,搭建学生参与实践、提升技能、展示和感受艺术之美的平台;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推进文化创新融合发展,推动文化多领域交流合作。改善校园设施和环境,建立有利于多向交流、学习、研究和生活公共空间。
30.充分发挥广大师生主体作用,激发教育内在动力。注重发挥本科教育管理组织机构作用,凝聚教师智慧,引导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与实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依靠全体师生力量,合力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