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三周年特别报道之一
2022-01-18 11:33  

我们回望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三周年

2019年1月—2022年1月

京津冀



瓣瓣同心 其利断金

3年前的开年时节,浩荡东风吹拂津沽大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北京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天津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掌舵领航。

1000多个日夜奔流不息,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铺开、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阔步新时代,进入新阶段,奔向新征程。

天津坚持把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责任,把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关怀厚爱转化为强大动力,以砥砺奋进之势、勇毅前行之威,打响一场漂亮的战略转型战,催生出越来越多“津牌”动力源,引领高质量发展拔节生长。

“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做好这件历史性工程”……2019年1月18日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面对京津冀三地主要负责同志,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的第一个重大区域战略,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说,“要从世界广度、战略维度和历史深度来认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天津作为京畿门户,要牢牢把握这个重要的历史性窗口期,在时与势之中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

融入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重中之重。3年来,天津不断强化统筹,建立健全市领导包联工作机制,推动部市、院市、校市、企市合作不断深化。2019年至2021年11月,北京企业在津投资项目2336个,投资到位额3886亿元,占全市引进内资的43%;亚投行数据综合业务基地、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中石化天津南港高端新材料项目集群等一大批高质量项目落地,中海油、中国通用技术等一大批央企和高科技民企来津投资布局。

既要来得了,更要发展好。天津一批政策密集出台,在人才奖励、办公用房保障、人员落户、员工子女入学就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京津通勤便利化12项措施全面落实,京津城际列车实现“公交化”班次……年轻的企业职工没有了后顾之忧,越来越多的人在天津购房、安家,当上新天津人。

2021年最后一天,津石高速公路天津东段工程主线顺利完成交工验收。这是天津近5年来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也是一项跨越“十三五”和“十四五”的京津冀一体化公路重点建设项目,通车后将打通天津港区域与雄安新区的高速通道,交通互联互通加快推进,资源要素流动进一步畅通。

方便快捷的路网拉近了时空距离,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天津一步一个脚印。建立雄安新区至天津港货运快速通关机制,设立天津港雄安服务中心,打造港口前置服务模式,去年前11个月,天津港雄安绿色通道操作量实现1.1万标准箱。最好的教育、医疗资源源源输送,天津一中雄安校区、天津职业大学雄安培训基地快马加鞭建设,一批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派驻骨干团队到雄安新区开展专业技术帮扶……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推动协同发展,重在“同心”。

随着协同深入,三地之间常来常往,走动日益频繁。“人熟、事顺、心齐,共识逐渐凝聚,自然同向同力。”从北京大学来任职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王浩说。

北京中关村走出北京,将重资产投资项目落子天津宝坻区。植入中关村基因,打造类中关村生态,被称为“中关村、新地址”,在1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崛起一座科技新城。带资金、带技术、带人才,通过一系列制度架构,京津建立起互利双赢的利益共享机制。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作为京津两市重点合作平台,叠加匹配北京中关村的创新服务要素和天津市利好政策,发挥“1+1大于2”的效果。“截至去年年底,已有65家实体企业落户京津中关村科技城,5家企业顺利投产。”王浩说。

不只是中关村,3年来,推动协同发展向纵深拓展,天津大动作不断。

──加速推动京津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成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面向京津冀推广创新成果,京冀地区的注册用户达到296家,汇集京冀地区专家2426人。制定发布《天津市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共享平台资源单位达到99家、大型仪器达到1299台套,年服务京冀企业1500余家。

──加快建设改革开放先行区,全面落实国家支持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国信创谷”、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等创新标志区加快建设。天津自贸试验区38项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京津两市联合实施第8批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创新措施,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等载体建设加快推进。

──持续加强产业协同,开展面向“十四五”京津冀产业协同课题研究,联合举办京津冀物联网产业对接会、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深度行(天津站)等活动,三地共同签署《关于打造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合作协议》。

……

瓣瓣同心,其利断金。协同发展的种子已然在京津冀大地深深扎根、华枝春满,成为在明媚春光中怒放的东风第一枝。

紧紧扭住牛鼻子 承接平台精准发力

3年来,天津全面评估优化“1+16”重点承接平台体系,一大批优质产业项目加快落地

近年来,天津紧紧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持续优化承接载体建设,推动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快速落地,齐心下好京津冀协同发展“一盘棋”。

元旦前夕,记者来到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走进天津合众汇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超级电容生产线上调试新增的自动化设备,仅这一道工序,未来就可增加产能2亿元。

第一个签约、第一个开工建设、第一个建成投产,合众汇能成为这座科技新城的最好“代言人”。

2017年,合众汇能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脚步落户天津,生产基地选址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建设超级电容及其能源系统的研发及生产基地。“最初预想在这里投资五六千万元就差不多了。然而到现在,已经投了上亿元。今年还要追加投资,建设一条更智能化的新生产线。”公司总经理王大志笑着告诉记者。

去年1月,合众汇能正式投产,企业迎来迅速发展新阶段。“2021年,我们主力高端器件的出货量是前几年的总和,这块增量全部来自天津基地。”王大志说,“近年来,天津提出制造业立市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我常邀请兄弟单位和机构来这里看看,这里是真正适合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福地,与北京的环境是一样的。”言语之中,他透露着信任与肯定。

如今,像合众汇能这样的企业,遍布了天津“1+16”重点承接平台。有影响力、竞争力的优势承接平台既是资金、人才、技术成果的汇聚之地,也是制度、政策、服务的有效载体,为人才、资本、企业、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沃土。3年来,天津全面评估优化“1+16”重点承接平台体系,出台《天津市重点承接平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市级重点承接平台动态调整工作加快推进。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新增注册企业超3000家,京津合作示范区属地化社会管理等问题稳步解决,一大批优质产业项目加快落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 陈璠

轨道上的京津冀

交通 初步实现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

2021年12月31日,天津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铁路(以下简称津兴铁路)跨廊沧高速连续梁合龙,标志着津兴铁路全线13处跨越公路、铁路、既有沟渠、油气管线的特殊孔跨连续梁全部完成合龙,为2022年全线铺轨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津兴铁路工程东起天津西站,西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站,全线长度100.79公里,共设6站,包括天津西站、胜芳站、安次站、永清南站、固安东站、大兴机场站。津兴铁路是连接天津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北京市区的重要干线,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津兴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优化完善京津冀地区铁路网布局,促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

轨道交通是京津冀区域的主骨架,《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是全国率先获得批复的区域性城际铁路网规划,京津冀三省市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创新投融资和建设模式,组建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

目前,已建成通车京津城际延伸线、津保铁路,京滨城际(宝坻—北辰段)、京唐城际进入全线铺轨阶段,津兴铁路正在加快建设。近日,天津市政府研究确定京滨城际机场站与天津机场一体化规划设计方案,京滨城际(北辰—滨海新区段)前期工作将全面提速,五条高铁城际(京沪、京津、京滨、津兴、通武廊)连接京津格局正在形成,已初步实现京津雄0.5小时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

本报记者 余强

共享中的京津冀

合作 天津港全力保障冬奥会物资接卸运输高效顺畅

2021年10月2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进入倒计时100天。当日凌晨,“新诺扬神户”轮装载进境的13个集装箱冬奥会物资在天津港欧亚国际集装箱码头顺利接卸,该批北京冬奥会货物为368件专用转播器材,从天津港完成装卸通关后运往北京。随着接卸北京冬奥会海运进境物资进入冲刺阶段,天津港集团全力保障冬奥会物资接卸运输高效顺畅。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持续深化。教育合作深入开展,天津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约共建2个协同创新中心。医疗合作加快推进,天津9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与河北省40多家医院和北京市5家医院分别建立医学合作联盟;与全国31个试点省市联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启动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工作;持续开展“通武廊”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主要代谢性疾病诊治服务标准目录初步形成。文化旅游共建协同推进,天津港建立北京冬奥会赛事物资运输保障机制,安全高效完成多批次物资接卸任务。

本报记者 余强

蓝天下的京津冀

环境 连续四年协同开展治污减排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日前,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重点区域2020—2021年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有关情况的函》显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秋冬季空气质量中,天津市PM2.5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在“2+26”城市中排名第5;重污染天数4天,同比减少8天。两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2020—2021年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我市与京冀两地协同开展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京津冀及周边省市连续4年联合印发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协同开展治污减排,推动改善重点时段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近3年,我市大气环境质量大幅改善,2021年1—11月,全市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较2018年同比下降26.9%,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修订以来的最好水平。

2018年以来,我市先后发布实施了打好碧水保卫战作战计划、入海河流污染治理“一河一策”工作方案,实现12条入海河流从2017年的“全部为劣”到2020年底的“全部消劣”。2021年1—11月,12条入海河流在稳定消劣的基础上,又有11条达到Ⅳ类水质。

三地生态环境部门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机制,定期开展预警会商,联合应对重污染天气;共同签订《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框架协议》,深入开展区域突发水污染应急联防联控,连续5年开展联合应急演练。三地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建立环境执法联动机制,近年来,三地共组织各层级执法联动55次,处理跨区域、跨流域环境违法问题43个。

我市在制修订“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条例”“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时,均设立“区域协同”专章。三地同步起草、同步修改、同步实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解决“移动源”监管数据不共享、异地执法难等问题。

南开大学

爱国三问 时代回响

“你是中国人吗?” “你爱中国吗?” “你愿意中国好吗?” ── 张伯苓

3年来,1000余名学生登上思政公开课大赛的讲台,讲述自己“铸爱国魂 立鸿鹄志 做奋斗者”的决心;16所高校2150余名学生奔赴新疆和田地区策勒、于田、民丰三县开展支教;7586名大学生报名参军入伍,守护祖国和人民的平安……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八十多年前,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提出了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

“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视察时说。

爱国,是一个人最朴素的情感。

曾经的“爱国三问”,激励起一代代青年学子的爱国斗志。走进新时代,天津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厚植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深沉的爱国主义、浓厚的家国情怀,融入津门学子的民族心,铸就他们的民族魂。

用心用情讲好爱国主义这堂“思政大课”

学校是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在天津校园内,是一抹抹激发学生爱国主义巨大热情的中国红。

这红色,在“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的“抗疫第一课”上;在全市教授团“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的数百场主题宣讲中;在各级领导干部走进校园主讲的思政课上。

这红色,在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程斯宇手绘的红军四渡赤水示意图的黑板板书中;在南开中学物理教师郭丽梅课上引入的我国航天事业的新成就中;在全市16000名思政教师引经据典、感情浓烈的课堂上;在22万名教师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思政课程中。

这红色,在市教育两委指导天津美术学院创作的“四史”动漫系列丛书──《“红色记忆”系列漫画故事》中;在全市推出的10节思政品牌课、100节思政示范课、1000节思政优质课上;在全市大中小学生开展的演讲比赛、思政辩论赛、读书分享会等一系列联动性主题活动中。

理直气壮地将爱国主义教育全方位地融入课堂教学,用心用情讲好爱国主义这堂“思政大课”,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凝聚起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天津校园内,“红色热潮”涌动。

立志听党话跟党走 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一百年前,一叶红船从嘉兴南湖驶出,引领一个民族书写救亡图存的壮丽史诗;一百年后,一群少年在南湖的红船上,开启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研学之旅。

随后,在嘉兴,在井冈山,在延安,在遵义……津门学子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进行着一场场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话。

就在1000支学生团队开展红色筑梦之旅的同时,南开大学爱国奋斗精神宣讲团走出校园,面向全社会讲述南开故事、南开精神,在全社会弘扬爱国精神,奏响“爱国三问”的时代强音。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津门学子走出校园,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生态屏障……通过聚焦新农村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对祖国、对天津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在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农业劳动基地、天津海鸥手表集团等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们在劳动中理解工匠精神。

阻击奥密克戎,全城大筛,许多青年学子冒着严寒,站在志愿者的行列中。

一项项主题鲜明、构思巧妙的校外红色活动,在润物无声中强化着青少年学子的民族心、民族魂。在爱国主义教育春风化雨下,他们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融媒体联动矩阵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感染力

“我特别喜欢这样的电视节目,作为少先队员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远跟党走。”在线收看完《红色少年团》主题节目后,河西区平山道小学学生张玲慧说。

进入新时代,当“爱国三问”遇上“00后”,如何激发“互联网一代”更加浓厚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2021年暑假,由市教育两委和天津电视台共同制作的红色主题教育电视节目《红色少年团》刚一开播,就吸引了众多津门少年的关注。节目参赛队伍覆盖了全市各区46所学校、千余名师生参与。通过演唱经典红歌、“四史”知识抢答、限时游戏挑战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历史,感受榜样的力量,累计播放次数近100万次。

为了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我市推出“易彩津生”融媒体联动矩阵,由同名微信公众平台、微博、抖音组成,结合全市各类线下活动精彩内容,通过短视频、原创网络新媒体作品等形式,面向全市大中小学师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该平台累计推送新媒体作品近500条(次),单话题最高浏览量10万人次,累计阅读量超过150万人次。

线下,全社会爱国主义教育气氛浓烈;线上,融媒体矩阵精彩纷呈。线上线下,有效互动,完美融合。

“目前,我市已实现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面向大中小幼学生全口径、全贯通、全覆盖的爱国主义教育。”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说。

3年来,1000余名学生登上思政公开课大赛的讲台,讲述自己“铸爱国魂 立鸿鹄志 做奋斗者”的决心;16所高校2150余名学生奔赴新疆和田地区策勒、于田、民丰三县开展支教;7586名大学生报名参军入伍,守护祖国和人民的平安……津门学子把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化为具体、鲜活的生动实践。

“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

“我愿意中国好!”

“爱国三问”的回答声,响彻津沽大地。

同学同研同讲同行 上好“思政大课”

在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孙海东的思政课没有“枯燥”,语言鲜活,表情丰富,一直是“热门”,动辄上百人的课堂不仅座无虚席、抬头率高,而且还常有学生遗憾“抢不上”。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时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3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孙海东说,这也是他运用鲜活元素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动力,“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需要反映时代的声音,也必须回应学生的关切。现在的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要让他们信服,空讲理论行不通,得用他们喜欢的语言表达方式去沟通、深化教学内容,才会引起共鸣。”

为把理论变得易于让学生消化吸收,孙海东认为,既要“接天线”又要“接地气”。为此,他除了每天浏览新闻,还常到田间地头收集大量素材,不断更新课件内容,讲课方法与时俱进,传播给学生满满正能量同时,提升课堂生动性。

“我听过孙老师的课后,积极争取做他的助教,就是要和他学习如何讲好思政课,带动影响更多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梁琬婉说,孙老师的思政课把时事热点渗透到所讲的课程和书本知识中,用启发式的引导取代灌输性的说理,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同学们反响很好。

思政课不仅在课堂上讲,也在社会生活中讲。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时说,要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为之而奋斗。这为我们思政课进一步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付洪说,这些年,南开大学思政课教育教学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逐渐形成了同学、同研、同讲、同行的“师生四同”育人模式,每到暑期便会组织数十名思政课教师和数百名专业课教师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师生共建思政课程、共同接受国情教育,厚植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

外国语学院2018级本科生孔雪宁是南开大学赴江西兴国暑期社会实践队的一员。在老师带领下,她和同学们跟随基层干部一道入户调研,切身感受脱贫攻坚成果。“通过社会实践,我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有了进一步认识。”孔雪宁说,丰富的实践考察和宣讲经历也让她对思政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一直在耳边回响,激励我们前行。”付洪说,“我们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源源动力,让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思政课始终,让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衔接协同,让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形成合力,让思政课在师生同学、同研、同讲、同行中延伸拓展至广袤的中华大地。”

本报记者 姜凝

一位南开大学教授的爱国情怀

时值寒假,位于南开园内石先楼的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内,时有专注于研究的师生,穿梭于实验仪器与电脑之间,认真做着各种数据分析。

“2019年1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时专程来到这里,我当时汇报了化学学科的历史发展和基本概况……”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记忆犹新,话语间难掩激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3年来,全院师生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育人与科研、‘双一流’建设紧密结合,努力开创南开各项改革和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自2002年回国加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年来,陈军始终未忘自己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的初心。

“‘从0到1’的原始创新过程往往漫长艰辛,但陈老师的科研实践中总有一种勤奋坚持、不畏困难的精气神。”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讲师严振华说,陈军常叮嘱团队要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掌握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寻找电池研究这一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突破。

陈军表示,2019年7月出任主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后,身上责任更重了:“要在科研一线继续作贡献,培养更多优秀团队和年轻人。”

带领团队刷新锂离子电池有机正极材料容量的世界纪录、构建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和锌空气电池、研获-100℃不冻结的超低温水系锌电池……陈军和团队在新能源电池的前沿科学领域一步一个脚印不断钻研创新。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及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一项项荣誉背后,见证着陈军和团队为国争光的初心担当。

“陈老师还一直承担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教学工作。”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研究员赵庆说,尽管事务繁忙,但陈军仍坚持每周六下午与研究生开3小时组会,一有空就到实验室了解科研进展。2021年,陈军组织编著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教学丛书”,填补了国内高校新能源(储能)专业没有统一本科规划教材的空白。目前他与严振华编著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导论》作为丛书首本即将出版。


来源:天津日报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666 | 管理员:苑志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