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重点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重点工作 >> 正文
天津师范大学“十四五”时期 事业发展规划
2021-11-23 09:40  

“十四五”时期是天津师范大学以建设“特色鲜明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奋斗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根据国家、天津市“十四五”规划和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内涵发展为目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各项事业扎实稳步推进,重点工作实现突破,发展势头稳健良好,特别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学校事业发展与疫情防控“双战双赢”,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

获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摘得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特等奖,蝉联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展示一等奖。实现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足额配备到位,获批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名师工作室”项目。“五个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受到教育部充分肯定,先后获评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6门课程获批天津市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涌现出新中国最美奋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标兵、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筑牢网络育人阵地,获批全国优秀新媒体专业工作室、天津市首批思政教育新媒体建设示范校。形成以求是讲坛、同德师坊、双周音乐会、半月书画展等为代表的校园品牌文化活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效果显著,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彰显,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二)人才培养水平稳步提高

生源质量快速提高,教育教学成果显著。20个专业获批国家级、8个专业获批省市级“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门课程获批国家级、21门课程获批省市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教育部“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入选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获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个和“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获评天津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1112铜和先进集体奖;在数学建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等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启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开展汉语国际教育方向博士生培养,博士招生实施申请-考核制、直博攻读制。10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稳步提升。

(三)学科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成立心理学部,整合重组教育学部。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政治学、世界史、马克思主义理论4个学科进入B+档,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2个学科进入B档。在首轮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进入B+档。化学学科连续8年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18个学科获批天津市重点学科,7个学科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1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牵头学科名单。33个学位授权点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5个学位授权点通过教育部专项评估,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教育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新增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获中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学科建设成就奖、中国用户体验学科建设示范院校等学科建设奖励。

(四)科研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0项、重点项目12项。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青年成果奖2项;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入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省部级专项奖75项,其中一等奖14项;获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5项,其中荣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新建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社会科学实验室4个、科普基地5个、一带一路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新增15个。

(五)师资队伍建设实现突破

实施“双百人才支持计划”,成功举办五届“国际高端人才论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实现历史性突破,省市级高层次青年人才聚集效应突显。培育“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青年学者3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等19人次。引进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高端人才42人。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专业学位教指委副主任1人、委员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类、分教指委副主任3人,委员13人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人、委员1人。获批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特聘教授/青年学者、教学名师、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78人次。高层次人才集聚成效显著,人才强校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六)社会服务功能持续增强

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主动融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筹划组建高水平联合科学研究基地;成立古籍保护研究院,服务国家古籍保护重大需求;与雄安新区签署《教育支教帮扶合作框架协议》。4家智库入选天津市高校智库,9家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1人获“人类学终身成就奖”。主持编制《世界历史》国家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编写天津市基础教育发展报告(蓝皮书)。《心理与行为研究》入选2020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成立教育集团,建立“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深化校属企业体制改革,完善所属企业监管体系,成立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组建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选派师生赴新疆、西藏、内蒙古、甘肃、雄安、承德支教,对口培训新疆和田、西藏昌都等少数民族骨干教师和干部,形成了教育扶贫“师大模式”,获天津市脱贫攻坚记大功奖励。

(七)开放办学格局不断拓展

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等重大需求,汉语国际教育和孔子学院内涵质量不断提升。主持编制《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发展报告》《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标准》《全国国际中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独立类别设置论证报告》《全国国际中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选派318名汉语教师志愿者赴27个国家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播工作。学校4次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荣获“孔子学院创立奖”最高荣誉,2次获评“先进中方合作机构”,3人被评为全球先进个人,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荣获全球示范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综合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179所大学、机构和地方政府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培养学生1609人。入选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长期国际学生数量比“十二五”增加51%。不断加大对中青年教师支持力度,118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近千名教师赴境外参加国际会议和研究访学。注重引智工作,实施百名外籍专家进校工程,13人入选国家及天津市“外专千人计划”和“国家高端外专项目”。


(八)支撑保障水平日益提升

实施“师生热线事事通”,倾听一线师生声音,广开言路即知即办。建立“校园网格处处通”三级校园网格管理体系,建立人、地、物、事、组织等责任体系。优化财务、人事、科研、学生事务等各项工作办事流程,图书、期刊、档案、数字化校园建设快速发展,生态校园、智慧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建设逐步完善。积极争取各类财政专项经费9.65亿元,自筹收入净增5.62亿元,累计化解债务6.08亿元。持续优化办学条件,1.25万平米留学生公寓建成投入使用,解决了留学生教育发展瓶颈问题。全面升级改造劝学楼,办学空间利用更加优化,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量不断增加,仪器设备总值增长59.6%,贵重仪器设备总值增长103.9%大力实施民心工程,一站式学生事务中心投入使用,改扩建教职工活动中心、建成智慧物流服务中心、提升师生就餐质量、丰富校园服务功能、宿舍楼加装空调、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开通校园通勤车等一系列举措和成果,有力提升了广大师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九)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写入大学章程,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议事决策制度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更加优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好干部标准选拔培养干部,共提拔任用处级干部143名、轮岗交流154人次,选派162名干部校外挂职锻炼。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大力宣传党的百年伟大历程与辉煌成就,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宗旨意识更加牢固。着力加强党支部建设,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1个学院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5个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校党委获批天津市党建工作示范学校创建培育单位。做好统一战线工作,荣获天津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高校。推动群团组织改革,教代会、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工作成效明显。关工委积极发挥育人作用,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学校成功召开第八次党代会,明确了奋斗目标、发展任务、战略举措。

二、机遇挑战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对高等教育提出新使命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统筹“两个大局”中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高等教育牢记“国之大者”,坚持“四为”方针,主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学校教育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在创新创造、服务需求、提高质量、造就优师和高水平人才上贡献力量。


(二)新一轮科技革命为高等教育带来新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各领域技术集成、交叉叠加、综合发展,人工智能渗透至各行各业,驱动产业模式、传统行业跨越式全面升级。面对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学校教育需坚持“四个面向”,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联动,大力提高社会贡献力。需以“四为”的质量、贡献、影响为核心,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突出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培养创新创造人才,实现办学治校体系能力建设现代化的新跃升。

(三)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需要依靠创新驱动,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天津市提出打造以创新为导向的世界级城市群,着力构建“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高等教育作为产业链上游的人才供给方,需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化高质量教育体系,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要拓展数字教育“新基建”,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学习模式。

(四)新时代开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

党中央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大决策,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35年建成若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成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学术高地、创新平台和高校智库。面对高等教育走向世界舞台的新征程,需要放眼世界,融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立足世界前沿促进各领域的发展。需要加大开放办学力度,以优势开放资源引领更深、更宽领域对外开放,努力跻身“双一流”建设行列。

(五)振兴教师教育对师范院校提出新挑战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师范院校需直面教师教育变革与需求的新挑战,坚守“师范为本”的办学定位,聚焦师范主业,增强师范教育综合实力。需完善高水平现代教师培养体系,加强师范教育基地和改革实验区建设,做优师范教育。

面对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新阶段对师范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学校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支撑不足,人才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些学科专业需要优化整合;教师教育的引领作用不够强,与高水平师范大学的要求还有差距;学科发展文理不够平衡,特色方向凝练和力量聚合度不够,内涵建设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国家级研究平台不足,标志性科研成果不够多,科学研究体量、层次不够均衡,聚焦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不强,成果转化和社会应用不足;领军人才缺乏,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亟待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够,国际化视野需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与资源条件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内生动力与办学活力有待深入激发;党建引领与保障事业发展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干部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等。

三、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为”方针,坚持“四个面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凝炼优势特色,深化内涵建设,突出师范主业,聚焦战略需求,扩大对外影响,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教育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坚持以本为本,一流本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取得新突破,建成具有天师大特质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优势突显;做优师范教育,增强师范教育综合实力,深度支撑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助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强化学科集群优化整合,以优势特色引领带动整体提升,1-2个学科具备进入全国前10%学科行列、冲击一流学科的实力;加快顶尖人才引育,注重高端引领,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取得新突破;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天津经济建设主战场,加速促进智能信息类学科的发展,社会贡献力显著提升;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以点带面,深化国际化办学层次水平;健全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入选全国高水平师范院校项目,为建设特色鲜明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师范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战略举措

一是在“高水平师范教育”上着力,突出卓越教师培养,建成具有天师大特质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高水平建设京津冀教师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聚焦高水平师范专业和课程建设,全面提升优质师资培养能力。持续提高“高水平师范教育”内涵建设水平,着重典型学生发掘和标志性师资培养塑造,引领带动师范人才质量大幅提升。以教育部“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教师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牵引,加大顶尖人才引育力度,进一步提高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师资质量,实现师资质量和教育理论与应用高水平。

二是在“特色鲜明”上着力,聚向一流建设,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科集群。高水平建设京津冀心理健康与社会治理中心,建成全国条件设施最优、理论和应用师资高水平、创新服务特色凸显的心理学科,具备进入全国10%学科行列和冲击一流学科的实力,加大脑科学与类脑领域顶尖人才引育,与北京师范大学协同,建立京津脑科学成像中心、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天津分中心,通过打造条件和设施全国最优(双优),促进形成国内高水平团队(一优),为心理学科走向全国最强创造条件。构建新文科建设体系,以进军全国10%学科行列、冲击一流学科为目标,建设“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文科集群和政治学、世界史、马克思主义理论重中之重学科建设,进一步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实现理科一级博士授权的历史性突破,以地理学一级博士授权学科为依托,筹建“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研究院”,与中科院、北京师范大学协同合作,建设京津冀城市生态环境观测台站等国家级科技平台,增强理工科集群在创新驱动、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贡献力,全面提升理工类学科建设水平,实现文理科均衡发展。成立“智能教育研究院”,集聚相关学科力量,加强以智能科技、信创应用为重点的学科群建设,智能信息类交叉学科力争获批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用”体系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实现质的提升,建好以“智能信创”为特色的“天津师范大学科技园”,实现入驻企业年产值过亿,服务天津“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建设。整合优化艺术类专业力量,建设“戏剧影视研究院”,发挥文学艺术类学科在美育教育和地方特色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力争艺术类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现艺术类学科专业建设的新突破。

三是在“世界知名”上着力,聚焦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对外开放实力。高水平建设京津冀国际中文教育交流中心,壮大国际中文教育优势实力,推动国际化办学向纵深发展,力争获批教育部“国际中文教育基地”、落户全国国际中文教育教指委办事机构、获批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授权。发挥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影响力,建立“国际中文教育学术交流与出版专委会”,扩大“一带一路”国际中文教育合作资源,广架通往世界的交流合作桥梁。发挥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与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中心“共建出国留学培训基地”的优势,进一步扩大留学教育体量,争取国家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深入推进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对外开放,凸显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水平,大力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十四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主要指标

2020年

2025年

指标属性

“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8

40

预期性

“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数

29

60

预期性

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专业数

5

19

约束性

市级及以上优秀教学团队数

18

26

预期性

本、专科生(不含留学生)(人)

25822

24680

预期性

(1)本科生

25141

24000

预期性

(2)专科生

681

680

预期性

本科师范生占本科生比例

22%

40%

约束性

研究生(不含留学生)(人)

5397

5980

预期性

(1)硕士研究生

4896

5400

预期性

(2)博士研究生

501

580

预期性

专任教师规模(人)

1701

1800

预期性

进入全国前10%学科行列学科数

0

1-2

预期性

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

3

5

预期性

国家级人选等高端人才

28

50

预期性

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

752

800

预期性

国家级社科重大、重点项目

22

25

预期性

人文社科项目总经费(万元)

9500

11000

预期性

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84

95

预期性

各级科技项目总数

450

800

预期性

国家级科技重大、重点项目

1

10

预期性

科技项目总经费(万元)

12249

20000

预期性

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

其中国家级科技奖

5

0

8

1

预期性

新增文理科国家级科研平台

0

1+1

预期性

CTTI智库机构

9

11

预期性

学校建筑面积(主校区)(平方米)

756000

839000

预期性

四、主要任务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干部师生工作体系,建立完善学习教育、研究阐释、宣传普及等制度机制,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引领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唱响主旋律,提高有效引导和管控能力。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实施党建引领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全面激发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推动形成一流组织力和一流创造力,以一流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活动载体创新,积极推进在科研团队、社团组织等设立功能型党支部。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开展“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品牌创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工作,重视做好在“双高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持续推进“对标争先”计划,争创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一批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完善党内先进典型定期评选表彰宣传制度和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员荣誉感和归属感。加快“智慧党建”步伐,建立健全党建信息搜集、处理、发布、推送工作机制,提高信息资源共享效率。

3.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续推进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五个体系”建设,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推进干部合理流动、能上能下,注重多岗位锻炼,完善机关与基层干部轮岗交流、校内与校外培养输送贯通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内生动力。优化领导班子配备,选优配强“一把手”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建立优秀年轻干部日常发现和选任机制,优化干部队伍梯次结构,统筹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机制,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4.加强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

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不断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整治“四风”成果,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持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整治。细化制度措施,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加强纪律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督促广大干部教师遵规守纪、廉洁从政从教。不断创新廉洁教育载体,做好“以案三促”。加强二级纪委建设,动态开展关键领域廉政风险防控,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精准追责问责。全面推进政治巡察,完成党委任期内巡察全覆盖。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派驻监督专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建设,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深化人才培养改革

1.着力完善“五育”并举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完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体现校训精神、具有天师大特质的卓越人才。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四史”“三爱”教育,优化“三全育人”格局,完善“十大育人体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完善“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全方位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实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工程和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升计划,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和示范课堂,培育一批高水平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引领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发展基地。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攻坚计划,高水平建设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凝练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力争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中心。

充分发挥学科与专业优势,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推进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学生“五育”并进。加强学生社团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比赛展演多位一体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高水平建设集创作编导表演和地方特色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现代影视戏剧专业集群,发掘戏剧影视类专业对美育教育的贡献力。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国防教育、国家安全教育、诚信教育,努力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

2.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

围绕产业行业发展与区域战略转型,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建好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战略新兴专业,大力培育跨学科专业。提升专业品质,力争有40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和省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施“一流本科专业支持计划”。持续推进大类招生,稳定本科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范生、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探索推动完全学分制,构建横纵贯通、文理渗透、交叉融合的多样化、多选择性课程体系,做优辅修教育和第二学位教育,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与产业行业深度合作的新型产教关系,加强产学研协同育人,打造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培育劳动精神和创造性劳动能力。建立全链条双创教育体系,建设一批双创融合示范课程,持续完善创新创业导师库建设,大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训练计划项目的参与度、立项率、获奖率。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教育、管理、服务体系,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启动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加强卓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卓越教师、卓越法治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卓越工程师培养,持续深化心理学、历史学等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深入开展政治学、世界史、心理学等人才培养改革实验。促进科教融合,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和优势,精心打造百门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课程,力争有60门课程入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课程。实施本科生参与科研计划,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健全教材管理制度,加强高水平教材建设,分类分批启动本科优秀教材建设项目。加强通识基础课程建设,成立大学数学教学部,深化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推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有利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革命,倡导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课堂教学过程信息化管理100%全支持、努力实现劝学楼教室智慧教学平台支持100%全覆盖,加强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推进混合式教学。努力培育国家级、市级教学成果奖,加大对国家级、市级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标志性教学成果的支持和奖励。探索过程与结果结合、能力与知识并重的课程评价、学业评价考核制度,严格教育教学管理,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强化质量督导,完善教师教学考核指标体系,强化校内教学、专业自我评估,建立健全运行有效的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全面推进质量文化建设。高水平完成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3.提升研究生育人质量

着力推进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培养创新型卓越人才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深化招生计划、考试管理改革,健全供需调节机制,精准选拔人才,健全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实行直博、硕博连读培养制度。逐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和在校生比例,实现研究生规模结构性增长与内涵品质同发展。加强硕士专业学位点、博士专业学位点建设,逐步扩大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力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完善基础理论学科科教融合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团队、平台、项目支撑的高质量研究生培养载体作用,加强系统科研训练,强化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完善实践应用学科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创建多元化、多渠道和多方协同推进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与平台,着力提升面向需求的实践创新能力。适当延长部分专业硕士学制,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深化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式,加强研究方法课群、学术前沿课群、实践课群建设,打造研究生精品课程、网络示范课程和优秀研究生教材。积极组织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竞赛,完善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鼓励人文社科研究生进行田野调查、开展原创研究。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完善选聘标准、严格选聘程序,推进副导师和导师团队制度,健全导师责权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导师岗位管理和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加强学校、学院(部)各级导师培训,实施导师指导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严把入口关,强化全过程培养质量管理,严格学位授予质量管理和外部质量评估,强化关键环节的硬性要求。加强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教育,完善科学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体系,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完善差异化投入机制,形成具有师大特色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文化。

(三)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1.全面加强师范专业建设

完善高水平现代教师培养体系,服务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卓越教师的迫切需求,培养“四有”好老师。全面加强师范专业建设,力争全部师范专业通过二级专业认证,若干专业通过三级专业认证,努力实现师范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覆盖。深化U-G-S-I”教师培养机制改革,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融通式教师培养机制。注重师范生师德养成,建成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理论学习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协同联动师德养成体系。做好公费师范生培养,为农村地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优质师资。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联动,营造浓郁师范文化氛围。分类推进卓越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培养改革,完成教师教育模式优化升级,实施“3+1+3+3”教师本硕博连贯式培养,扩大教师教育研究生培养规模。推动人工智能、智慧学习环境等新技术与教师教育课程全方位融合,及时吸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最新成果,精选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案例,建设教师教育一流课程和案例库。加强教师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师范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强化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健全师范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强化师范生培养过程和结果质量监测,确保师范生培养质量。加强与境外高水平院校的教师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2-3个师范专业联合培养,提升教师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2.引领教师教育改革发展

以建设“京津冀教师发展协同中心”项目为牵引,大力推进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建设,发挥教师教育集群优势,主动服务京津冀,对接东西部教育协作,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建立滨海新区、雄安新区、河北承德等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协同实施教师培养培训项目,力争获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和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加强基础教育高质量示范区建设,建立并深化基础教育学科联盟机制,服务“津城”“滨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新时代天津基础教育名家奠基工程五年行动方案”,培育天津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名家。融合校内外资源,继续办好基础教育论坛,做好天津市基础教育发展报告(蓝皮书),加强教育高端平台、高端智库建设,在服务党和政府教育决策,推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上彰显更大影响力。不断提升服务基础教育能力,力争国家级、市级基础教育成果奖取得新突破。

(四)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

1.着力提升学科整体实力

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形成1-2个顶尖学科群、2-3个高原学科群、若干高质量特色学科的学科生态。科学统筹学科布局,新增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实施“重教兴文强理培工”的学科发展计划,即“重视教育学科、振兴繁荣文科、加强提升理科、培育建设工科”。重点建设好与学校定位、特色相契合的教育学科,促进教育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加强数学、物理学等支撑师范专业发展的基础学科建设,力争基础学科在学位点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突出新文科强校,通过跨学科、信息化、国际化,集聚力量、精准提升优势学科群进入前10%学科行列,冲击一流学科。理工科聚焦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和高质量学科群发展,创建国家级平台,彰显学科竞争力和特色优势。加紧培育与大数据智能科技、信创产业相衔接的学科,服务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

2.加强学科集群建设

加强学科集群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资源共享,实现学科联合创新、协同发展。聚力大教育学科发展,突出心理学、教育学学科的支撑作用,做强师范教育、教师教育。提升教育科学的综合实力,通过国家级平台建设,发挥教育类学科人才培养、科研产出、政策咨询作用。以心理学科为重点,建设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条件,吸引顶尖人才加盟,加强心理与脑成像科研平台与团队建设,承接国家脑科学与类脑计划项目,力争获得标志性研究成果。提高心理学科服务社会心理治理能力,解决社会心理突出问题,彰显心理学特色优势,跻身双一流学科行列。做强以地理学科为重点的理科交叉融合集群学科,围绕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等主攻方向,联合数学、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与材料科学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研究院”,聚焦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前沿理论和现实科学问题,开展大学政府产业协同创新研究,提供重大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决策咨询服务;力争获批地理空间信息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成立“智能教育研究院”,深度融合计算机科学、信息资源管理、数学、物理、信息工程、电子通信、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建设大数据、智能科技、信息创新创造应用服务交叉融合学科集群,服务天津智能科技战略产业体系需求。集聚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历史学、文学、法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成立“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文科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凸显新文科特色优势,牵引带动新文科建设实现突破。聚焦地方特色文化建设需要,优化艺术类学科布局,成立“戏剧影视研究院”,突出曲艺、戏剧影视文学、表演、编导、摄影、播音主持等艺术专业不对称特色优势,形成新的艺术类应用学科集群,深度发掘天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故事题材,产出高水平艺术成果,实现学校特色美育教育新突破,提高讲好天津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水平。聚焦高层次科普教育人才培养,整合世界史、中国史、数学史、科学教育、中国文学、古籍保护与传播等学科资源,成立“科技史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弘扬科学精神,推进科技史和科学文化建设,培养社会急需的融通文理、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高级专门人才。

3.深化学科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学科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激发学科发展动力。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和动态调整新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健全有利于学科集群发展的管理运行构架、协同创新机制、资源配置、教师联合聘任以及考核评价制度。制定新兴交叉学科管理办法,大力实施“跨学科交叉融合团队建设计划”,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学科研究。实施顶尖学科培育计划,开辟“学科培育特区”,加大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在人员聘用、薪酬确定、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自主权,在人才队伍建设、经费使用、设备采购等方面优先确保、重点支持。处理好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文科与理工科的关系,倡导文理渗透、交叉融合、协同聚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分类评价机制,深度激发学科建设活力,形成协同发展的学科生态格局。发挥学院(部)在学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赋予学科建设更多的政策弹性和自主权。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凝练方向、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培养选拔,完善权责机制。建立学科建设质量保障体制、监测评估制度,加强督导考核。学院(部)按年度编制《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学校按年度编制《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年度报告》,2025年前完成新增学位授权点的专项评估和其他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

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常态化推进师德日常涵养,发挥师范教育资源优势,培育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师德师风培养培训基地。创新师德师风教育方式,构建教师——学生一体化师德师风建设新模式。充分发挥“同德师坊”“师大精神报告团”“青年教师训练营”等品牌优势,通过情景体验、实践教育、师生互动等形式,激发教师涵养师德的内生动力。严格师德考核,将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实行师德失范行为一票否决制。实施立德铸魂工程,厚植校园师道文化,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大力选树先进典型,传承师大精神,弘扬高尚师德,激励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

2.优化队伍结构提升队伍素质

完善岗位分类管理和定编定岗工作,优化教师队伍规模结构。不断增加专任教师数量,优先保障思政课、重点学科、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师范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兼职任教,促进实践应用学科专任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实习,增强教师实践能力。全面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打造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辅导员队伍。重视管理队伍能力培养、职业发展,提升其服务质量、工作效能。加强实验技术、图书信息、财会基建、后勤产业等支撑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建设高水平支撑队伍。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建立教师培养培训团队,助力教师争当“四个引路人”。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做好教育部试点工作,提升教师技术素养与应用能力,推进教师大数据建设与应用。

3.大力引进培育高水平师资

持续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聚集和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建设人才发现和推荐机制、人才引进发展平台,精准发现与引进人才。千方百计引进培育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专家、学科顶尖领军人才,充分发挥高端人才“集聚效应”。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多样化的教师成长体系,探索海外研修、师徒结对、人才助力、团队成长等多种职业发展模式。实施“新师培育计划”,建设高端人才后备队伍。启动师资博士后项目,发挥其选拔优秀青年人才蓄水池作用。着力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通过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练就教师精湛业务能力。

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推进校院两级人事管理改革,厘清学校和学院(部)人事管理职责与权限,逐步建立学校宏观管理、学院自主运作,事权与人权相匹配的人事管理新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人尽其才、竞相发展、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强化校院协同,落实以学院(部)为责任主体的人才引育模式,完善人才引育工作机制。完善学院(部)自主设置内部业务机构和岗位职责,进行岗位聘任、考核、绩效分配的制度,试点自主开展部分级别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聘任。

完善全员岗位聘任体系,分类聘任、分类考核、分类晋升、分类激励,合同聘用和岗位聘任相结合,突出岗位职责导向,严格岗位考核和合同管理。完善绩效分配制度,建立多元化的分配机制,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实施“本科教育支持计划”,加强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加大教学业绩奖励,强化教学业绩和教书育人实效在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做到“四个相统一”。健全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分类评价、科学公平,有利于激发各类人员干事创业热情、创新创造活力的职称评审和职务聘任制度。

(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1. 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

按照“四个面向”要求,积极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力争获批国家级社科类项目90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25项,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可持续增长;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理工类国家级项目150项以上,其中重大、重点项目10项,科研经费达到3亿元。推动建设京津冀城市生态环境国家级观测站、天津市数学及交叉科学重点实验室,新增人文社科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持续支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及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社科实验室、科普基地等科研平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加大标志性成果培育力度,力争获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5项,其中一等奖1-2项;获评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0项,其中特等奖3-5项、一等奖5-10项;力争获评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8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1项。大力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积极拓展产学研合作渠道,横向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大幅提高。加强期刊出版工作,3-4个刊物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期刊,突出国际中文教育、21世纪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研究等特色栏目建设。

2.深化科研组织和管理改革

加强科学研究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应行动计划的制定实施,促进跨学科、跨学院科研协同,整合学术资源,推动“优势集成”,组织重大科研攻关。推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入驻制的项目管理模式(PI制),建立指向学术前沿和重大问题解决的研究中心或研究院。加强矩阵式、网格式学术共同体建设,大力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平台和团队。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形成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融合的统筹协调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重视培养技术经理人队伍,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加强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与服务,逐步建立完善职务科技成果披露制度。优化重大项目、重大成果的培育机制,强化基地平台的功能与作用。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学院(部)在科研培育与管理方面的作用,形成上下联动、横纵贯通、内外合作的科研协同创新管理体系。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3.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注重成果的社会价值、转化绩效,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实施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健全代表作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实现从论文导向到成果导向的转变、从强调个人贡献到鼓励团队合作的转变。对教学单位、科研机构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发挥考核评价在资源配置、绩效奖励中的重要作用。健全科研奖励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提高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出率。对专利的评价加大专利转化运用绩效的权重,通过“后补助”方式对发明人或团队予以奖励。

(七)深化国内外交流合作

1.提升教学科研国际化程度

着力推进教学科研全球化,增加办学评价体系中的国际化指标。高水平建设京津冀国际中文教育交流中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力争获批“教育部国际中文教育重点基地”,以国际中文教育牵引带动对外合作资源扩展和学校国际化向纵深发展。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依托孔子学院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动留学生“汉语+专业”和中国学生“外语+专业”的中外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全方位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在应用性、复合型、国际化双语人才培养上形成品牌优势。加强翻译专业学位点建设,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培养高层次翻译人才。进一步在政策、经费上支持教师出国(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高水平学术活动,鼓励教师赴国(境)外讲学、访学、进修,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积极承办、协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学校在重点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学科专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项目,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海外游学修学以及志愿服务。加强与香港教育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的教育交流,扩大与港澳台大学的合作项目,纵深推进与港澳台地区教育交流。积极参与海外中华古籍的编目和整理工作。

2.加强国际学生培养与国际人才引育

加强“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参与“留学天津”计划。充分发挥国家和天津市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的激励引导作用,改进留学生招生机制,改善生源结构,实现留学生规模化、多元化、优质化。加强对外合作办学宣传与推广,进一步拓展优质生源渠道,通过特色培训、文化考察、短期交流、标准化课程等方式做好国际学生生源储备,努力提高国际学生的培养层次与质量。加强国际中文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探索后疫情时代留学生教育教学新模式。完善留学生学业激励机制,加快留学生与国内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加大国外高水平人才的引智力度,以国际暑期学校、联合项目、合作办学及学术假期等形式吸引国际人才来校讲学,推动外国专家参与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依托国际化学术科研平台,加大力度引进海外杰出人才和学术团队。

3.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以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为平台,加强国际中文教育的学术交流与教材研发。做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基地建设,持续加强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宣传、选拔和培训工作。完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建设布局,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发挥其综合文化交流平台和学校国际化理念传播窗口的重要作用。建设好国家级示范孔子学院,进一步提升孔子学院的学术和文化影响力。开展“一带一路”海外园区教育培训。新建1-2个国际学生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基地,组织开展系列中国文化体验活动,注重典型国际学生的发现与培养,使更多国际学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成为推介中国文化的形象大使。

4.深化国内合作服务社会发展

加大国内合作交流力度,广泛与知名高校、科研单位、政府、机关、企业合作。深入推进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水平大学校校战略合作,与北辰区、西青区等区校共建合作项目。加强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和天津市教育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市教育两委党建研究中心建设。加强国家治理研究院等资政服务机构建设,服务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与改革。加强天津师范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建设,规范校属企业管理,强化对学校经营性资产的监管。积极推动独立学院转设,积极发挥教育集团作用,将优质附属学校体系建设与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衔接,加强附属学校品牌建设,探索建立大中小幼教育发展共同体。充分发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优势,依托天津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做好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指导服务。加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积极发挥继续教育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中的引领作用。持续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完善教育发展基金会运作机制,提升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度。

(八)深化学校治理改革

1.加强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健全党委与行政议事决策制度,完善决策机制,加强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风险评估,强化决策执行、评估、监督。突出学校全域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师生热线事事通”“校园网格处处通”,构建“校园树人心心通”,不断加强疏导帮助,构建身心健康家园。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学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中的作用,不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

2.推进学校全周期管理

推进学校全周期管理,建构完整有效的管理链、控制链,实现从源头到末梢的全流程有效监管。强化顶层设计、源头治理,完善学校应急治理方案,确保其先进性、适用性和有效性。坚持科学治理,加强部门间的互通互联、信息共建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实现数据聚合、关联、激活,提高风险研判能力,健全预测预警预报体系。坚持依法治理,健全师生权益保护救济机制,完善学校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突出人、事、地、物、组织之间的关联统筹,突出苗头管控、地界管控、心理管控、视野管控、过程管控、危机管控,实现全流程全过程高效处置。

3.提升学校治理效能

以服务师生为中心,以提升治理效能为指向,优化职能部门、管理服务中心功能定位。进一步理顺学校与学院(部)权责关系,下移管理重心,不断激发学院(部)的办学活力、内生动力。推进“一站式”和“网上办理”服务,优化办事流程、促进协同、强化服务。全面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系统推进学校教育评价改革,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完善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突出抓好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重大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筑牢经济运行风险责任防控体系,发挥审计在学校监督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九)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1.加强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建设

升级改善校园中心机房运维环境,重新部署机房动环监控系统,全面更新UPS系统蓄电池,扩充机柜及配套设施。继续提升IT基础设施集群化管理和系统数据集中化管理,扩容虚拟化云平台资源池,增加高性能服务器与大容量存储,支持300台以上虚拟机同时运行,为教学科研提供更多开放的云计算资源。完成校园网络设备汰旧换新,更新核心交换机、多业务控制网关、无线控制器等核心设备,改善图书馆、劝学楼等人员密集区域的无线网络设施,升级补充教学区域接入层交换设备,实现关键节点核心设备双冗余配置。实现校内主要信息化系统全面支持IPv6访问,确保IPv6应用全面落地。升级智能DNS解析系统、WEB应用安全网关、漏洞扫描设备,部署网络安全审计系统(数据库、业务、运维),完善校园网络安全体系,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加大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力度。探讨论证“5G”物联网校园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并不断推进。

2.加强数据治理

制定数据标准和工作规范,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分割,加强数据合规监管和安全控制,对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数据管理体系和统一的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标准化与共享、信息一体化联动,推进学校大数据建设。建设全种类、全流程、全覆盖的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全面扩展到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实现及时、方便、快捷的移动办公。充分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数据积累,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数据挖掘以及智能化应用,推动资源合理配置、预算绩效管理、风险预警防范,实现学校治理高效运行、科学决策。

3.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建设智慧教学环境,将云服务、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引入教育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搭建教育服务“云平台”,建立教学资源共享中心和网络综合学习平台,支撑教师云端备课、组织教学、答疑评价,支撑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协作、交流互动。建立科研数据平台,对接主流文献数据资源库,服务科研选题、成果展示、科技转化等。建设大数据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个人、专业、学科、机构数据存储、生成等功能,为成果认定、绩效考核、认证评估等提供数据支撑,为师生提供便捷性数据服务。建设师范生技能测评系统平台,智慧移动学工平台和智能服务平台。实现无感知校园网络认证接入、身份核验、智能门禁等场景应用。

4.推进图书馆、档案馆信息化建设

加快推进图书馆、档案馆数字化建设进程,融合新媒体、新技术,进一步拓展文献资源、档案资源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图书馆学术文献收藏与服务、学术文献研究与服务、学术数据集成与应用、信息素养教育与发展、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功能。加强图书馆空间建设与再造,重视内部人文关怀的细节设计,建设智慧型图书馆。加强档案基础设施、特色资源建设,实现由保管利用档案向档案资源开发和档案信息服务转型。

(十)加强支撑保障条件建设

1.改善办学条件

启动新一轮校园规划修编,优化功能布局,实施校园基础设施改、扩、建工程,进一步改造、扩建学生食堂、公寓、浴室等公共区域,修缮校园损坏路面,修复教学楼、公寓楼屋顶防水层,提升改造卫生间。制定校园绿化提升方案,全面治理校园水面污染,进一步提升湿地生态环境,积极打造休闲生态长廊,努力创建具有师大特色、优美宜人的校园环境。高水平完成“京津冀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训基地”建设。与华为、科大讯飞、360等企业共建“智慧教育综合体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进新闻传播学院部校共建项目,加强多功能演播中心的建设和使用。建设国家级思政课实践教学虚拟仿真教室、金融仿真实验室、大数据与商务智能实验室,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项目,持续提升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行文科教学云实验室平台建设,促进实验室共建共享。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场馆、设施建设。拓展艺术类专业教学空间,升级教学空间综合平台。建立翻译实验中心,加强同声传译模拟会议室、交替翻译实训室等硬件设施建设。

2.加强财务与资产管理

多渠道拓展办学资源,加强筹资管理,努力做到办学经费总量增长、结构优化。建设科学规划、绩效导向、提升效能、服务满意的财务支撑和保障体系。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加强对各类资金的统筹,提高学院(部)经费管理能力。完善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修订国有资产、固定资产、低值耐用品管理等相关制度。提升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资产管理系统升级,实现资产采购、资产验收、资产入账、财务报销、设备维修、资产处置数据全面对接的全口径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仪器设备购置的计划管理,推行贵重仪器使用效益考核,提升实验室设备的开放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益。深化公房管理改革,有效整合公房资源,提升公房使用效益。加强招标采购制度建设,强化对采购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加强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采购管理系统,推进计划审核、采购执行、合同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

3.加强后勤与安全保障

“节约校园、绿色校园、智慧校园”为依托,推进学校大后勤高质量建设。建设“智慧后勤”,积极推进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新技术在后勤服务中的应用,促进智慧餐饮、智慧物业、智慧能源等平台建设。完善师生满意的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完善各类管理服务系统,引进多种自助服务设备设施,切实提升师生校园学习和生活的智能化、人性化和便捷化。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实施健康工程,全面提升校医院基础性医疗和健康卫生保健服务。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构建立体化校园安全稳定综合防控体系,升级改造校园监控、报警系统,提升机动车道闸管理系统,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突能力。加强校园交通文明建设,健全交通安全管理机制。做好消防设备管网更新更换,提升消防信息化水平。完善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涵育、规范、凝聚和引领功能,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持续开展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深入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凝聚精气神。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构建科学与艺术共融、创新与人文并存的文化育人氛围,突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感召力,加强科学精神浸润熏陶,展现人文精神魅力。大力弘扬天师大精神,强化校史校情校训教育,坚定广大师生对学校事业发展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持续巩固“全国文明校园”建设,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校园文化设施、人文景观、文化活动场馆和文化展示区建设,营造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文化环境。加强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阐释和实践创新。优化文化出版资源,巩固并发展国内有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品牌建设,提升学术期刊服务能力和特色水平。

5.汇聚事业发展各方力量

汇聚统一战线、群团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和广大校友力量,为推动“十四五”规划实施多作贡献。坚持和巩固大统战工作格局,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支持学校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做好港澳台、侨务和留学归国人员工作。完善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推动教代会、工会、共青团、学生会、校友会等群团组织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增强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老同志工作,让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打造“五老报告团”品牌,发挥“王辅成三观教育工作室”作用,拓展关工委工作范围。创新校友工作载体与平台,完善校友会组织架构,加强对校友的跟踪、反馈、研究,最广泛地凝聚校友资源,充分发挥校友对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落实体系

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由学校领导分工负责,各部门、各学院联动协作的规划落实机制。对规划总体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工作任务和工作进度。各责任主体依据总体规划制定具体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按年度分解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及时研究和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问题,督促重点工作推进落实。

(二)加强监测评估,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学校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统筹学校资源配置,确保规划任务顺利落实。建立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调整工作机制,对规划目标和工作任务的落实开展过程监测,实施以推动规划落实为导向的资源配置、绩效评价和考核管理制度。基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监测评估结果,可对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充实,调整方案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三)加强宣传动员,汇聚师生力量

加强学校规划的宣传动员,增强师生员工对规划目标、任务、举措的认同感,激发二级单位与师生员工参与实施规划的主人翁意识、创造精神,充分发挥规划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引领作用。对规划落实的重要进展、重大成果和典型经验要及时报道、大力宣传,凝聚师生员工力量智慧,群策群力、攻坚克难,有效推动规划的贯彻实施,有力推进特色鲜明世界知名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666 | 管理员:苑志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