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工作计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计划 >> 正文
天津师范大学2023年党政工作要点
2023-02-23 09:46  



2023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标对表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十项行动”,聚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勠力同心、踔厉奋发,为建设特色鲜明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局面贡献师大力量。

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

1.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行动,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深化对党、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忠诚教育,教育全体师生发自内心地拥护核心、爱戴核心,紧跟核心、捍卫核心,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制定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安排,开展常态化列席旁听,举办基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交流会,深化列席旁听、学习成果“双备案”制度,提高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实效化水平。推动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深入推进党的历史和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化“四史”教育。

2.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焦点不变、力度不减,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学习教育,原原本本学报告、学党章,在推动干部师生学深悟透上下力气。广泛开展研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网上展馆等载体。充分发挥师生理论宣讲骨干作用,通过形势政策课、专家讲座、课堂讲授等形式组织开展宣讲,做好“勇担历史使命 争做时代新人”党的二十大精神校园巡讲,推动宣传宣讲在鲜活生动上创新。以“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主题,高质量抓好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全员轮训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系统培训。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持续推进智库平台建设,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重大专项研究,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

3.筑牢意识形态阵地。深入实施意识形态筑牢工程,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加强系统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早发现、早处置、早报告”要求,强化课堂、教材、网络、学生社团以及新媒体等重点阵地管理。抓实市委巡视意识形态工作专项整改,完善意识形态报告制度,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内审内巡和日常督导检查。加强正面内容建设,坚持重大部署第一时间学习、重要舆情第一时间研判、重要问题第一时间引导。强化网络正面宣传引导,组织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大学生网络公益歌曲大赛、网络中国节等网络文化活动,引导师生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安全上网。强化保密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开展保密自查自评工作,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

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抓好“四史”教育。进一步提升辅导员职业素质和思政工作水平,加强“1+6+N”“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规范奖助工作,提升育人成效。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全面立体多维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做好网络思政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网络思政育人作用。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

5.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实施“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行动,充分发挥师大在“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提升市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功能,开展全市课程思政工作调研,以项目建设为牵引,积极推进课程、教材和平台建设,形成多元融合的“大思政”育人格局。选树5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和50门课程思政优秀课,培育青年教学名师和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举办课程思政示范公开课活动,设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项,开展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和典型做法征集。启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编写。

6.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推进“双周音乐会”“校园美术展”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搭建展示高雅艺术作品平台,探索高雅艺术走出去,为天津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新模式。不断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强化学生劳动素养历练基地作用,丰富“天师大劳动周”劳动实践内容,组织开展丰富多样、具有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深化“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完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加强学校体育监督检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三、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7.推进高质量本科教育建设。实施本科质量内涵建设提升行动,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改革,做好专业设置调整,在市级一流建设课程、市级教改项目上取得新突破。推进教育部儿童发展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创新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形态。落实天津师范大学创新人才、创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强化对本科生培养各阶段、各环节的全过程指导,力争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再创佳绩。实施优化教学条件推进智慧教育行动,打造智慧教育体系。突出“产出导向”“需求导向”,加强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相衔接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高质量的教学促进高质量的就业。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承办第25届天津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组织好中华诵写讲大赛,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

8.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实施研究生学位点质量提升行动,强化质量第一、服务需求的理念,不断完善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办法。依据《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修订完善培养方案。加强研究生课程高质量建设,加大研究生教学改革引导,力争在各级优秀研究生课程认定、优秀研究生教学项目立项中取得新突破。加强学术型研究生系统科研训练,鼓励研究生参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发挥“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对提高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开发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强化面向实践、突出应用的案例教学。发挥产教融合示范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作用,着力提升专业型研究生实践能力。加大对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创新竞赛的支持力度。健全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严格执行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和科研成果要求,改进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机制。加强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健全学术不端行为预防和处置机制。继续开展研究生指导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提升指导能力。鼓励选聘产业(行业)导师,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

9.加强高质量招生与就业工作。创新开展“多部门联动、校院两级协同、师生共同参与、线上线下并进”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招生与就业宣传体系建设,开展好“校园主题开放日”“学业多媒体推介”“回望母校·相约天师大”“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宣介”“专业学位授权点宣介”“一流专业建设点宣介”“校友专访”“专家讲专业”等系列招生就业宣传活动,全力提升各类学生生源品质和就业质量的成效。扎实做好各类招生录取工作。开展创新性就业育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探索“产教协同、学职衔接”就业力提升路径,持续开展校院两级“一把手”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加强毕业生留津就业创业宣传引导,鼓励毕业生在津发展。充分发挥“辅导员+就业指导教师+用人单位‘1+1+N’精准就业帮扶共同体”作用,精准开展就业帮扶工作。深入实施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常态化开展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深化“千校万岗”大学生就业服务行动。

四、提升学科科研水平,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10.全力推进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召开学校第三次学科建设工作会议,深入分析第五轮学科评估和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精细制定实施学科发展目标任务举措。实施冲击“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动,重中之重建设好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群)、A类学科和天津市顶尖学科培育计划建设学科。加强B类以上学科的重点建设力度。对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等进行分类指导和分赛道有针对性支持。推进学校教育链与服务区域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之间的有效对应衔接,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产出导向,大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加强“地理空间信息”和“大数据国家治理”等天津市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校企人才“两栖”制度的建立,建立研究生工作站或联合培养基地。加强学科交叉的顶层设计,加大对“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支持跨学科融合创新团队建设,提升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能力与水平。  

11.强化服务能力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贯彻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召开学校科研大会,实施产教融合科技创新提升行动紧密对接“1+3+4”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建设以“智能信创”为主线的天津市市级大学科技园,锚定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标准,全力冲击特色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标准认定。与企业协同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争取认定首批市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单位。理工科力争获批国家级项目40项以上,争取高水平论文产出稳定在400篇以上,各学科的代表性、标志性论文总量突破50篇。学校科研经费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总量翻一番目标。

12.持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依托心理学、政治学等优势人文学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交叉创新研究,加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与行为研究院、与教育部共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研究院以及欧洲文明研究院、国家治理研究院、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古籍保护研究院等基地建设。对现有市级实验室、实验中心进行评估,培育4个天津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召开第九届中国国际眼动学术大会。实施高校咨政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打造政府决策的可靠智囊团、思想库,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或主要领导批示资政报告60件以上。人文社科研究获批国家级项目25项以上(其中国家级社科重大、重点项目4项以上)、省部级项目70项以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00篇以上,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以上。

13.深化科研管理和评价制度改革。健全完善科研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院在科研团队培养、科研项目组织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学科+产业”模式,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专业化能力。加大科技特派员工作力度,更好开展产学研对接和社会服务活动。推动平台之间融通合作,探索打造具有特定研究特色和优势的科技创新平台集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制度,提升成果转化内生动力。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加快完善科研成果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科研评价激励机制。

14.加强图书期刊档案工作。加速智能化图书馆建设,完善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深度、深层次服务。强化阅读育人品牌项目建设,加大力度推进阅读推广工作。全面深入推进古籍保护工作,注重古籍保护中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深度发掘和教育应用,与国际图书馆、国家古籍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发挥活化、青年化、国际化中华古籍经典的文化育人作用,合作建立中华百部经典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持续推进高质量学术精品期刊建设,不断优化选题策划,打造重点专栏。加强档案管理,不断推进档案“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做好档案利用服务。充分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加强研究与传播,讲好档案里的师大故事。

五、推进高质量师范教育建设,强化教师教育引领服务力

15.加强高质量师范教育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全力以赴对标对表,争取获批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追求卓越,扎实做好师范专业认证整改,以三级认证为目标,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确保质量闭环管理,严格执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制度。持续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和“3+1+3+3”教师本硕博连贯式培养,深入落实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双导师”指导,培养更高层次师范人才。完善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做好师范生年度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和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工作。

16.提升京津冀教师教育引领力。实施京津冀教师教育引领提升行动,扎实服务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重点做好教师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相关工作持续提升天水师范学院协同提质项目的建设成效。服务好天津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中小学津门杰出校长、杰出班主任、杰出教师培养支持计划。深入推进区域教育协作,深化天津市基础教育学科联盟机制,举办天津师范大学2023年基础教育论坛,引领促进天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17.加强继续教育和教育帮扶工作。突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学院统筹作用,调动二级学院积极性,通过深化改革推动新形势下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度发掘社会需求,找到新的增长点,深化学历非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开展高质量专项培训,凸显继续教育在服务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高质量做好天津市高校教师培训工作。高水平推动天津“十四五”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助力新时代乡村优秀校(园)长及教师专业发展,高质量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持续做好天津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督查、咨询和服务工作。持续做好援疆援藏援甘教育培训、支教服务,全力推进各类帮扶,更好发挥我校在东西部教育协作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8.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依托“教师思政大课堂”教育平台,丰富实践学习教育载体,不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深入推进基层党委党政主要负责人师德首课制,压实师德建设主体责任。传承沈德立、徐大同等大师精神,选树身边优秀典型,厚植“学榜样,育新人”浓厚师德文化。深化“教师—学生”一体化师德师风建设模式,营造尊师重教文化氛围。落实师德是评价教师的首要标准,签订师德承诺书,开展师德警示教育,严惩师德失范行为。利用“同德师坊”“青年教师成长训练营”等平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19.大力引育顶尖领军关键人才。实施顶尖领军关键人才引育行动,聚集一批顶尖学者、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针对三级衔接、三位一体的“金字塔型”人才队伍成长序列,精准实施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引育激励政策。积极探索与著名高水平大学之间建立基于优势特色学科的“人才双聘”创新协同机制,推动促进学科建设、教学科研重大成果产出和创新创造生态的形成。

20.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推动岗位设置与管理改革,深入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精神,突出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注重质量、贡献影响绩效。深化职称评价制度改革,坚决克服五唯倾向,进一步修订完善标志性成果与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完善奖励绩效分配制度,制定符合学科实际和学院特点的薪酬绩效方案。推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管理与评价改革,形成“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条件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完善学校人力资源数据化平台建设,提升人力资源信息服务效能。

七、深化对外合作交流,增强办学发展活力

21.深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与世界一流高校的合作资源,建立一批高质量校际交流合作项目,发掘拓展师生出国交流交换渠道项目,促进人员往来新增量。积极承接教育部语合中心派出培训项目,持续做好赴法中文国际班师资储备培训。整合友好校小语种本土教师资源,争取更多语言文化实践类课程,探索“小语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学院申请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做好留学基金委各类出国资助项目的宣传、申报及派出前管理工作。大力推动“全球留学计划”。进一步持续做好孔子学院(课堂)建设。办好第三届“用英文讲中国故事”总决选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2.持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实施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行动,大力拓展提升学校国际中文教育的引领力、影响力,吸纳更多国外国际中文教育师资和各类型国际学生来校学习,努力提高学校世界知名度。持续做好高端外籍人才和长期外籍教师的引进、储备工作,推动引智工作稳步发展。以京津冀国际中文教育中心大楼建成启用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国际学生招生规模,推动各相关学院建立国际学生培养长效机制,重点培养一批有代表性的典型学生,彰显国际学生培养天师大特色。进一步开发多种形式的教育交流项目,培养“知华”“友华”国际学生。做好港澳台学生招生、培养、管理、服务工作。

23.深化校地、校校、校企等合作交流。不断深化落实与西青区、宝坻区、北辰区、滨海新区、滨海高新区的区校产学研合作,构建长效合作机制。深化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水平大学校际教育合作,跑部进京积极争取和承接在京高校、在京科研院所资源向天津疏解,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质量推进与陇东学院、青海民族大学、天水师范学院、西藏昌都市教育局等单位的支援、合作。深化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360集团、“三育”教育集团、中国移动、掌上天津、北方演艺集团、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云账户(天津)共享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合作成果,建好天津首家“鲲鹏&昇腾产教融合育人基地”。积极对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四川长征干部学院,在干部教育等方面开展合作。进一步发挥教育发展基金会优势和作用,拓展筹资平台渠道,提升专业水平,助力学校事业发展。

八、提升学校治理效能,加强服务保障水平

24.加强学校内部治理。做好新修订大学章程的学习宣传贯彻。坚持依法治校,持续推进学校信息公开,完成高校法治工作测评。落实《天津师范大学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巩固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成果,持续推动创建常态化长效化。制定《天津师范大学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实施办法》,不断完善审计体制机制建设。围绕规范权力运行重点开展处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持续对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训基地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继续加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对竣工基建项目进行竣工财务决算评审。

25.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安全。推进学校智慧教育项目一期建设,启动校园WIFI三期建设工程,完成物联网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开展5G网络与校园网融合试点建设,持续加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广义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设备,升级现有网络安全防护设施,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宣传,持续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责任制。

26.加强财务运筹和资源配置。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资金保障。严格落实“量入为出,收支平衡,量力而行”预算原则,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执行质量。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充分利用国家中长期贷款项目,改善学校硬件基础设施,完成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训基地竣工投入使用及相关学院搬迁工作,优化调整相关专业学院空间场地布局。持续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继续做好采购管理系统升级,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强化校属企业规范化管理,做好新建企业的筹建工作。加强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推进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实验室安全设施条件。

27.加强校园建设和后勤管理服务。圆满完成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启动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研究院新建项目,逐步推进学生宿舍及教学楼屋面防水、图书馆室内幕墙维修改造、生活区田径场维修等工程。持续加强餐厅监督管理,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进一步提升饭菜质量,全力打造优质餐饮服务。继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大力提升校园环境面貌和道路清洁度。不断提升学校物业及商贸、邮电服务品质水平。做好八里台校区维护提升改造、资源整合利用。

28.办好民心工程十件实事。

1)对校园屋面防水、室内外基础设施进行修缮,全面提升整修学生生活区体育场,更换体育设备设施。

2)在商业街引入肯德基、必胜客等辅助餐饮品牌,增添高水准超市,进一步提升校园服务保障水平。

3)实施师北里高层家属小区1、2号楼公共空间维修改造,改善教职工居住环境。

4)启动新的天津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保育园建设。

5)升级改造时间广场及周边区域环境和夜晚景观,进一步提升美丽校园品质。

6)在主要楼宇加装智能门禁系统,有效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

7)改造学者公寓基础设施,提升庭院环境绿化养管质量。

8)完善购买医疗服务形式,扩大医疗服务范围,提升校医院保障质量。

9)改造供热输配管网管路,提升冬季采暖实际效果。

10)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职工身心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搭建教职工身心健康服务平台,提供心理健康援助服务。

29.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不断优化防控举措。筑牢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防线,确保学校政治安全稳定。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加强人防、巩固物防、完善技防,加强校园治安、交通、消防等安全管理,推进生活区二期、部分教学楼宇等监控设施提升改造任务。持续开展防溺水、防欺凌、防暴力伤害、防电信网络诈骗和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密切警校联防联控联动,强化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持续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治理,围绕消防安全、危化品管理等重点领域,对重点部位开展全面排查、及时整治。

九、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30.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健全高校党建工作体系的意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化“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成果,落实好本年度主题教育各项要求。进一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完善“向群众汇报”机制,以机关处级干部向专业学院汇报、专业学院处级干部向全体教师汇报的两级“向群众汇报”制度为载体,形成渠道畅通、衔接有效的责任闭环。开展“菜单式”主题党日,以“3+X”主题党日为模式,结合支部特点开展理论学习、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知识竞赛等党日活动,强化党员责任意识、规矩意识、先锋意识。

31.持之以恒推进市委巡视整改工作。坚持从学习抓起、从思想改起,切实增强做好巡视整改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把巡视整改作为最重要、最紧迫、最严肃的政治任务,加强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整改,持续深化拓展。针对集中对照整改任务,压实整改责任,逐一跟进督办,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任务。持续推进选人用人、意识形态和巡察工作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后续整改工作,落实全部整改任务,拓展深化整改成果。扎实做好巡视整改后续工作,确保问题清零见底。在集中整改转为常态整改后,坚决克服“过关”思想,坚持对后续整改工作紧盯不放,坚持持续改、深入改、长期改,织密织牢制度的笼子,彻底堵塞滋生问题的漏洞。

32.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高质量做好新聘期干部选贤任能工作,严把政治首关,坚持德配其位、才配其位选准用好干部,严格落实“四必核查”要求,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科学有序推进干部轮岗交流,促进干部多岗位锻炼,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完善干部培养规划,加强党外干部培养使用,有针对性地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开展实践锻炼。加强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聘期、年度考核工作实施办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努力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做好马克思主义政治人才培养工程,组织开展“政治人才工程”专题教育培训班,启动第2批“政治人才工程”实践锻炼。加大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及年轻干部监督力度,统筹开展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请销假制度、社会团体兼职审批、任职回避等经常性监督,推进干部管理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33.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严肃换届纪律,高标准完成26个基层党委、党总支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结构。以“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主题,举办党支部书记和党务骨干示范培训班、新上任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等,切实发挥好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主心骨”作用。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制度,结合即将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开展好年度主题实践活动立项评比及微党课比赛活动,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坚持“六个一体”机制建设,持续深入“对标争先”,巩固深化教育部“双创”和天津市高校党建“领航工程”建设培育成果,举办创建单位经验交流会,着力打造党建工作精品,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34.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从严监督执纪要求,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做好“三个以案”工作。加强纪律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督促广大干部教师遵规守纪、廉洁从政从教。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持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整治。强化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做好党组织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深化政治巡察,对6个基层党委开展常规巡察,强化巡察成果运用。加强基层纪委建设,动态开展关键领域廉政风险防控,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精准追责问责。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派驻监督专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建设,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35.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强化政治引领,凝聚思想共识,加强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建设,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积极申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示范高校。深入开展党的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坚决抵御防范宗教邪教向校园渗透。坚持服务为先,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多彩活动,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正能量。推进新时代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做好教代会、工代会代表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持续做好教代会提案、工代会合理化建议的征集、落实、评比表彰工作。丰富教职工文体活动,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坚持党建带团建,持续深化共青团改革创新,巩固并不断扩大改革实效。召开共青团天津师范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第十四次学生代表大会和第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严格规范抓好学生社团建设,优化完善学生社团活动管理模式。召开第四次校友代表大会,组织校友毕业三十年返校活动,不断完善校友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在学校发展和服务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2023年重点推进十项专项行动


一、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行动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提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效果。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学习教育,在推动干部师生学深悟透上下力气。

实施“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行动

以提升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水平,建强思政课程群、优化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思政课教学改革重点实验室,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思政课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不断推出思政金课和精品教学资源。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多元队伍,开展混合教研,深入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提炼示范性改革成果,推广改革经验。

、实施本科质量内涵建设提升行动

全力支持国家级和省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师资平台、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学生培养等各个环节的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成立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督导委员会,统筹推进高质量本科专业建设做好首批国家级和省市级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持续提质增效和评估工作。

四、实施京津冀教师教育引领提升行动

以教育部“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为牵引,京津冀教师发展中心为依托,建立2个面向京津冀和天津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的重大项目。精准对接雄安新区教育发展需求,持续做好承德围场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扎实服务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

、实施优化教学条件推进智慧教育行动

紧紧抓住国家中长期贷款重大机遇,依托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基地,全面提升各学院各专业先进教学仪器设备设施的配备,根本性改善和提升教学科研环境,保障高质量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在功能集成、资源共享、技术赋能等方面持续用力,加大力度提高人工智能数字化教育和管理能力,加快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智慧教育体系建设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实施研究生学位点质量提升行动

加大对基础学科和优势应用学科的扶持建设力度,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学科专业学位对应调整申报工作,精心谋划新一轮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博士授权布局、申报和重点建设工作,持续加强已有学位授权点高水平内涵质量建设力度,完成教育部组织的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和学校第三批次10个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

、实施冲击“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动

聚焦双一流建设目标,以4个优先发展学科为重要牵引,全力冲击国际一流,国内顶尖的目标。持续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天津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好建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训基地,优先支持心理学科发展,高水平建设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全力争取加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重组行列。持续强化国民心理健康评估与促进省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加强京津冀心理健康与社会治理中心内涵建设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加强教育学科集群建设,以教师教育为主体,加大融合创新交叉创新力度,做强做大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扩大服务覆盖面和项目影响力,提升教师教育服务京津冀教育协同能力水平。建好建强京津冀国际中文教育中心,以系列高水平项目落地为抓手,大力提升国际交流合作影响力。进一步加强欧洲文明研究院建设,突出聚焦服务国家需求,加强世界史学科内涵建设,发挥区域国别研究优势特色,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加强地理学学科集群建设,促进对外协同协作和校内多学科交叉融合,高水平建设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研究院和京津冀大都市群生态环境监测台站。

、实施产教融合科技创新提升行动

深度发掘有组织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优势潜力,组织形成一批对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高水平应用性科研项目,加快应用性研究成果的高效能转化,应用型成果转化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强化精品意识,高质量参与天开高教科技园建设,精心遴选首批入驻企业,创新创建知识转化孵化新途径。发挥大学科技园运营公司运营主体作用,全方位服务助力首批入驻天开科技园企业的高水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与科研院所、头部企业联合揭榜挂帅开展 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多渠道筹措资金,启动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研究院综合教研大楼和大都市生态环境监测研究台站建设,加快推动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研究院与天津市生态环境局、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等相关机构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及效果评估项目合作。

、实施高校咨政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支持国家治理研究院、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院、心理健康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天津市基础教育决策战略研究中心等打造国家高端智库,继续加强天津市高校智库、CTTI收录智库建设,推动天津高校新型智库联合体和高校智库研究中心落地,形成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智库矩阵。力争在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上获得重大突破,为冲击双一流建设学科奠定基础。

、实施顶尖领军关键人才引育行动

充分发挥优先发展学科(集群)、A类学科、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训基地和学校重要国家级平台的吸附作用,综合运用以才识才、以才荐才、以才引才、以会聚才等方式,畅通优化引才渠道,面向世界延揽优秀人才。着力引育具有领军挂帅、运筹指挥能力,善于跨学科研究、大兵团作战的顶尖战略科学家,聚集一批顶尖学者、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十一、实施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行动

高质量做好与教育部语合中心共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研究院”,大力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挥中文母语国、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国际中文教育教指委等特有优势,全力以赴争取国家国际中文学习测试中心落地。加强中文学习、汉语考试、教师培养、来华留学四大功能,发布全国国际中文教育权威期刊核心目录,做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独立类别设置工作,努力扩大在校外籍专家留学生规模,努力提高学校世界知名度。

实施党建引领校园治理行动

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树牢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持续推动基层组织六个一体建设,全面激发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着力打造党建工作精品,推动形成一流组织力和一流创造力,以一流党建引领学校改革发展。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666 | 管理员:苑志旺